找到相关内容577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怎样突破凡圣关

    解粘去缚,而无一法与人。六祖的法偈,本为应五祖测验,呈已悟境,但他却针对神秀上座所呈显有所得,堕俗见的偈语而云;“菩提本无树,明境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”全偈寓立于破,寓显于遮,特别是本来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0049596.html
  • 巴壶天著:禅宗的思想(1)

    这首诗偈虽好,但它的境界只在修行途中,尚未见性。后来慧能亦作一偈云:  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?”(坛经)  弘忍看他这首诗偈,知已彻悟心源,便叫他夜间入室,为他说金刚经,并将衣法...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?”五祖见了,以袖佛去云:“亦未见性。”亲到六祖工作处,暗示六祖于三更时去方丈。五祖单独为他讲金刚经,讲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六祖大悟。便狂喜说道:“...

    巴壶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3450103.html
  • 关于“禅”与禅宗的反思(1)

    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,第2—4页)  至五祖弘忍门下,出现了禅宗的南北分宗。相传弘忍为选嗣法弟子,命大家各作一偈,时上座神秀作偈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;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弘忍认为“未见本性”。行者惠能也作一偈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”弘忍认可,并秘密传以衣法,为第六代祖。在禅宗史上,一般称惠能一系的禅法为“南宗禅”,一云“南顿”;称神秀一系的禅法为“北宗禅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450127.html
  • 论禅悟(1)

    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  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?(《坛经》)  就我们对这两个偈子所能做到的判断而言,可以说,慧能的偈子与《般若经》中所说的性空之理完全相合,而神秀的偈则尚未完全抓到大乘佛教的精神。...泉井。春夏热时,有人从西向东而行,遇有丈夫(男士)从东而来,即问之言:”我今热渴,何处有水、清凉树阴?我欲于中饮浴、休憩,除其热渴!”  “彼大丈夫,善知善说,而告之言:‘从此东行,有其二路,一左一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450253.html
  • 关于中国唐代禅宗史研究近七十年来的争辩与发展(1)

    重大意义,是后二偈,亦即从敦煌本的「佛性常清净,何处尘埃」﹖转变为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」﹖这是所谓从《楞伽经》的如来藏思想到《金刚经》空性思想的重大转变,也是胡适和其它后来禅宗学者所要探明的重点...的肉身,是不当的:以印度禅法和佛藏中习见的记载言,应以易于解剥的植物如芭蕉来譬喻才恰当,可用以说明阴蕴俱空,肉体可厌之意。而在第二偈中,以「心为明镜台」作譬喻,再以后二偈「明镜本清净,何处尘埃」释义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850260.html
  • 红尘觉悟(3)

    冒出一句杂音,"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"。结果受到同门的嘲笑。于是慧能便在神秀写的偈旁和上一首;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  木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  弘忍见后,当众批评此偈"亦末见性",但私下却悄悄...心境尘埃,以保持心的如来性不受色染。慧能的偈则根本否定了具体身心的真实存在性,同时相应地否定了尘埃的真实存在性,从而彻底清除了抵达佛心、了悟佛性的中间障碍。这样,任何帮助人开慧成佛的中介途径都应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4650540.html
  • 灵尘化境(3)

    弘忍想传法于弟子,但不知道谁有根基与缘法,就令弟子们来做偈子,神秀做了一个偈子:  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  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  弘忍见了,说依此修行,当然会有好处,但尚未能明心见性。这时慧能正在春磨的房间里,听大众说此偈,他又不识字,问了一个究竟,便请能写字的僧人为他代写,他作的偏于如下: 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  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  他的见解比神秀高,它更符合于佛家一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4950545.html
  • 灵尘化境(4)

    本质”,是美的,所以要大谈“复性”,复性就是要复人之最初本原,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”;“情”是“后天的外在表现”,是恶的,只有用“勿虑勿思”、“寂然不动”的方法,才能克服一切情欲,达到“心寂不动,...文献上与涅架同义。学无生也就是学佛达到最高理想。另外《过香积寺》云:  不知香积寺,数里入云峰,古木无人迳,深山何处钟,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,薄暮空谭曲,安禅制毒龙。  他用中间四句写出山寺环境的清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4950546.html
  • 论心性

    。”后来,目不识丁的慧能知道了五祖要找接班人的事,便要人在神秀禅师偈语旁写下了自己的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”的偈颂。然而,就是这寥寥数语,...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[7]   人之所以能够事父母,是因为人的四端得到了扩充和发扬的缘故。   那么,这四端存在于何处呢?   孟子认为,它们不是后天养成的,而是人生来就有的。《孟子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651266.html
  •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(2)

    ”即是成佛。第二,主张顿悟,反对渐修。北宗神秀主渐修,有偈云:“身是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”惠能作偈云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尘埃。”一旦觉悟即可成佛,甚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051697.html